太平山蹦蹦車一直是我嚮往著要搭的列車,不過由於太平山距離台中實在很遠(如果中橫谷關-德基段能通的話,從台中去應該不算太遠),終於今年無法出國就來趟太平山之旅,踏上見晴懷古步道思懷過去及現在的時空差距,享受被森林包圍的芬多精。
▲見晴懷古步道最著名的就是:軌道上長著一片的青苔和植物,還有木材支柱支撐著鐵軌屹立至今的那種歷史感。
▲原味豆花$50元(三種料)。這樣擺放的豆花讓我覺得非常新鮮,怎麼跟一般豆花不一樣!糖水呢?原來就在豆花下面,是黑糖冰沙,讓炎熱的夏天也可以嚐到涼快的滋味,無論單吃冰沙、加豆花一起吃、溶化後變成一般豆花都是不同的體驗,料放在旁邊自己愛怎麼加就怎麼加,而且還是愛心形狀,看了很暖心又漂亮,還有一小杯的煉乳,可更增加甜味。
不過這一個人吃,份量實在蠻大的,更何況剛剛有吃了點東西,真的是好飽阿~
▲來到"土場"附近,發現有擺放蒸汽機車頭和載客車廂,後面還有2列自有動力客車廂,讓我好奇的停下拍照。
▲土場車站,是過去木材聚集的地方,這邊也是平地火車的起點,以前是可以到達羅東的。現在車站體關閉,內部空蕩,只有外觀可以拍照。
▲這樣的景色讓我想起了阿里山上的"特富野古道",也類似這樣,保留軌道,旁邊樹木高聳,還有陽光灑落林間,行進在這樣的森林裡,讓人感覺非常舒服,差別的是,這邊的人比較少一點。
▲運材軌道在某些地方,因為地形關係需要架橋通過,留下許多還蠻完整的軌道,只是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雨淋,慢慢回歸大自然,長出了許多青苔植物,讓這軌道顯得更有歷史感。
▲這個景點就是網美和攝影家最愛拍攝的地點,長度有,還可以從旁、從上、從下各種角度,但我就是拍不出他們的那種美。
▲光影、遠近之間,從各角度來看過去留下來的一段鐵軌,都會有一種寂靜、滄桑的優美。
▲橋底下的木頭可以看見都已腐朽了,所以真的不要隨意走上去以免危險哦。
▲一座修復加有欄杆的鐵路橋。
▲這樣的吊橋在步道上有2座,而這一座勢必得走過才能走到步道的終點處,深山中行走在這樣的吊橋上感覺很特別,而且走到中間後,觀望前後左右,可以看到整個山谷甚為壯麗。
見晴懷古步道到此開始回程,走起來真的是輕鬆舒服,也不會太遠,路上也有多處可休息的座椅。
▲離開見晴懷古步道後,騎沒多久就到了太平山莊,不過由於 Check in 的時間還沒到,就四處逛逛看看,沒想到旁邊步道上的楓樹葉子都紅了!真是令我驚喜,不只走了舒服的步道,還讓我今年入秋以來第一次看到如此漂亮的楓紅。
▲香杉館 $3,120(已平日8折),太平山莊櫃檯刷卡繳費後,拿取房卡鑰匙、晚餐券、早餐券、咖啡館折價券、明細表(可在鳩澤溫泉折扣$50/人),再上來香杉館的房間,如果行李比較多可以從另一條路開車上來放行李,再開車下去停車或是旁邊如有可停位置不影響車輛出入即可,我們就直接將機車騎上放在香杉館外。
房間窗外的景色非常的棒,聽說如果早上天氣好是可以看到日出,床鋪我們都覺得很硬,棉被和枕頭就還OK,附有電熱毯,不過現在夏天的溫度還用不到,還有一台除濕機,因為木屋及山上都很容易潮濕,除濕機真的必備,電視則是中華電信MOD,可惜沒有Wi-Fi,看數據機是有支援Wi-Fi的,但卻沒天線就沒辦法用,另外附有2條毛巾是給房客可帶回去的。
▲浴室淋浴空間乾濕分離,不過當天到的時候,有很重的消毒水味道,可能剛清洗過,而且地上也都還濕濕的,所以一進門就要馬上把除濕機打開才行,然後浴室的插座竟然沒電,浴室有壁掛的洗髮乳和沐浴乳,但其他備品都要自己帶。
▲車站旁的景色超美的,望向遠方,看到一片雲海、群山還有清澈的藍天,感覺真是舒服。
▲一列蹦蹦車就停在車站內的軌道上,期待明天搭乘蹦蹦車。
▲車站的2F有一室紀念品展示,還有座椅可休息,在高山上有如此溫暖且又文青風格的地方,拍起照來很舒服。
▲這是今日的2人晚餐,飯可以自己添,其他由服務人員送上來,看菜色感覺真是不錯,3肉3菜1湯,我們大快朵頤的吃完了這全部的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