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聊拉著地圖看苗140縣道,一直往山那邊拉過去,看到"烏石坑魚梯"!這不就是曾為一時的網美景點,接著往上看到"巨人之手"!曾在youtube上看到的探險影片,續上行,有士林壩、象鼻吊橋、二本松解說站、丸田砲台遺址,進入深山是雪見遊憩區。

雪見遊客中心

▲雪霸國家公園,雪見遊客中心,是一個還蠻舒服的地方。

騎車經豐原石岡卓蘭轉苗140縣道,直到台中市東崎路二段,前往烏石魚坑。

烏石坑魚梯

▲曾紅極一時的「烏石坑魚梯」,看到水從魚梯上流下,水流的畫面好漂亮也很療癒,只是再上去有一道擋土牆,這樣魚只能迴游到此而已嗎。

目前此地已經禁止車子開下去,雖然人好像可以走下去,但那蔓草叢生的感覺,還是在橋上遠觀就好了。

前往士林壩途中,在桃山部落可走雪山坑產業道路前往"巨人之手",由於有段距離,看YT上別人的影片,路況似乎沒有很好,就放棄了。

士林壩

士林壩也稱為士林攔河堰,在此就屬於苗栗縣境內,整個壩體看起來很宏偉。附近還有一個士林假日市集,還蠻熱鬧的。

士林壩下游

▲士林壩下游

士林壩上游

▲士林壩上游

undefined

▲壩體上還有一條道路連接河的兩岸。

原本要繼續往上東崎道路,卻因為最近的918地震,整條路都封鎖起來,只能過橋後走士象聯絡道路,但這條道路明顯的缺乏維護,很多路面坑洞、裂痕等等,雜草也未處理,是一條需要小心行駛的道路。

象鼻吊橋

象鼻吊橋,據說已超過半世紀的老橋,依然可正常行走。

象鼻吊橋

▲不過好像也是缺乏維護…

象鼻吊橋

▲從道路下來的階梯,有許多的損壞地方,甚至有些許簍空,所以行走時也要注意!

二本松解說站與丸田砲台遺址

二本松解說站丸田砲台遺址

騎了蜿蜒的山路經過天狗部落,接上司馬限林道,終於抵達了這高山上的景點,二本松、丸田砲台是否很有日式地名的感覺?的確這邊就是日治時期的二本松駐在所。

丸田砲台文史紀念館

丸田砲台文史紀念館

二本松解說站

▲這邊建物大多都用木材,蠻有日式風格,夏天來到這邊也感到很涼爽舒適。

丸田砲台遺址步道

▲二本松解說站後方有一條往下的丸田砲台遺址步道,剛開始是木頭階梯,走一段之後就會變成原始的森林路徑了,上下坡會有石階,較平緩的路徑就是土壤舖滿了松葉林,走在上面其實還挺舒適的。

丸田砲台遺址步道

▲路上還會有石牌解說和指標,走在樹林、竹林裡不太會曬到太陽,而且空氣好又涼快。

丸田砲台遺址

▲走到終點「丸田砲台遺址」是一個平台,當初旁邊可能沒這麼多樹,才能看清楚下方的部落吧,會有此砲台主要是要監控居住在大安溪畔的北勢群原住民部落。

這段步道單程約0.9公里,雖然會上下爬坡,但不至於很累。

二本松解說站

▲走回二本松解說站,紀念館上方有一平台可觀看大安溪遠方,視野挺不錯的!在這邊休息一下、裝個水,再往雪見遊憩區前進。

雪見遊客中心

▲走過蜿蜒的司馬限林道,終於抵達了「雪見遊客中心」,裡面有展示室、視聽室、出版品展售、紀念戳章、輕食館。

抵達這邊之前我常在Youtube上看著遊客中心二樓的一台攝影機拍攝出來的畫面,主要是想看天氣狀況,因為這兩天氣象局預報會有偶陣雨,還好實際到時天氣挺不錯的。我原本想可以在輕食館吃點東西,但當時正值中午用餐時間,有大批的遊客正等著餐出來,只好先到附近逛逛,等晚點再來看看是否還有食物吧。

雪見遊憩區

▲林間步道2號入口,於遊客中心附近,是個輕鬆走享受森林浴的步道。

雪見遊憩區

▲一路上都會是這種的木棧道,共分為4號的步道,但都挺短的,所以我們打算全部走一遍。

雪見遊憩區

▲比較陡峭的山坡也會用欄杆保護安全,走在上面只有舒服而已。

雪見遊憩區

▲分成4號的步道也會用顏色來區分,指標也很清楚,更不用擔心會迷路。偶有一棵大樹吸引我的目光。

豬肉燴飯、咖哩燴飯

▲回到輕食館,人潮中於退去,詢問一下都還有餐點,我們點了豬肉燴飯$180、咖哩燴飯$180,均附湯,雖然看起來很簡易,味道卻也還不錯。

吃飽後剛好搭上多媒體影片播放時間,一部從空中俯瞰各國家公園風景的影片,想要出去玩的心又燃了起來。

今天的行程至此,回程了,下山途中卻遇到下雨,到了山下雨又停了。

廟東夜市

▲回程到豐原的廟東夜市排隊買炸菱角酥,人超多!4人分別炸、取、包,都來不及。裹上的麵衣味道甜甜的,菱角味道也不錯,但要排這麼久才能吃到我是覺得不需要啦。

晚餐吃了附近的四海遊龍,飽後都蠻想睡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vis 的頭像
    Bevis

    夢想の遠方

    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