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港每年到了端午節,活動是越辦越出色,去年就已經在網路上看到很多漂亮的夜晚燈光照片,賽龍舟結合鹿港老街及藝術村活動,真是好不熱鬧!只是有時會遇上下雨,那可就傷腦筋了點。
中午先送媽的手機到Sony維修中心,無法用USB孔充電,初估USB座問題,約$1500元,要等約3-4天。
先到向上水餃吃午餐,再到國資圖去看看雜誌,約14點時再出發至鹿港,才不會那麼熱,也可以待到晚上賞燈趣。
▲鹿港文武廟,這邊也是鹿港南區遊客中心所在地。
▲鹿港文武廟內擺設一顆大粽子,這也是希望來此求取考試順利的學子能夠包粽(中),旁邊還有設置了許多的LED燈,晚上應該會有不同的顏色變化。
▲鹿港文武廟半月池,有些比較大的宅邸也會有這類的池子,作為風水之用。
▲後方庭院種植了幾棵樹,搭配這樣的環境令人感覺到像文人雅士般。
欲前往員林大排水旁看龍舟比賽的途中,看到大碗公剉冰店,為了消暑解渴一下,來到這邊吃剉冰囉。
▲大碗公抹茶紅豆綿綿冰,用抹茶磚剉出來的雪花,上面還加上煉乳很甜,紅豆也綿密,只是以前大碗公的印象不是很多嗎?感覺有點縮水。
▲鹿港慶端陽龍舟賽場,這是我第一次實際來到賽龍舟的場地,以往都只是看電視,來到這邊的臨場感就是不同,看著比賽的兩隊互相較勁,氣勢都不一樣了。
▲大排兩側都有觀景台,我選擇北岸坐,因為南岸是選手休息及進出的地方,人很多。在這邊觀看一陣子之後,時間也差不多,決定去老街逛逛。
▲鹿港北區遊客中心,看板上面還有個更大的爭鮮壽司,下方還有許多的裝置藝術,也在這邊拿到了端午節的節目單。將機車停在這邊(但其實沒有機車停車場),走路逛街去了。
▲桂花巷人文茶館,這是從中山路轉往後車巷,第一映入眼簾的店家,屋頂都是植物,讓人感覺到非常特別。從這邊開始就在巷弄裡繞阿繞,經過了公會堂走到了藝術村。
▲這邊有用腳踏車來發電的設備,不知道是否踩得越快,那LED燈光就會越往上呢?
▲以前曾來過這邊一次,但當時所有的建物都還沒出租,只有外面的景觀,現在有許多文創店家進駐,讓整個藝術村活了過來。
▲這是個很神奇的設備,水舞表演的設施,就架在馬路上,是鹿港藝術村的尾端,這一噴不就跟下雨一樣了嗎?
▲水舞燈光秀,我在這邊先講晚上的情況好了,因為晚上我無法拍到照片。水舞燈光秀的表演的確很棒!很漂亮!很炫!但觀賞的點太狹小了,就在藝術村的那條廊道上,旁邊又有樹,太後面又看不到什麼,太前面又會被水噴到,而且表演時間不到10分鐘。
▲老街裡有一棟如此高的建築實屬少見,堂號「潯海衍派」我並不清楚這歷史…。
▲走著走著,走到了市場,看到一家肉圓林想嚐嚐看,肉圓的外皮有點硬,不太Q,但內餡的肉還不錯,一顆NT$30元。
▲九曲巷的入口,會如此建造成如此彎曲的巷道,主因是鹿港這邊過了仲秋常有九降風,彎曲的巷道可讓風勢減弱,另外就是防盜,巷道彎曲且岔路多,可分散盜賊兵力,使得易守難攻。
▲十宜樓,是一座連結兩側房舍的跑馬樓,現代的建築也不多見,感覺蠻特殊的。
▲走過了鹿港老街巷弄後,來到了【鹿港龍山寺】,此為山門。
▲走入了鹿港龍山寺的前庭為五門殿,非常的寬廣且氣派,石板排成的地板讓人有股懷舊的感覺。
▲鹿港龍山寺的【藻井】,做工細緻,非常的漂亮!
▲鹿港龍山寺的【拜殿】,兩旁有連通的廂廊,場地依然廣大。
▲從五門殿左側的門看進去,有圓、有方、有長廊、有樹木,錯綜而成的美感。
走至此,開始往回走到天后宮,順便路上找晚餐吃,沒想到卻是一路吃著不同家的肉包到飽,各家都有自己的強項,可能皮好吃,可能肉餡好吃。
▲晚上的【鹿港公會堂光雕劇場】,這是光雕結合表演者一起演出的劇場,敘說著鹿港興起的歷史故事,還算蠻精彩的,但光雕部分可能著重於故事性,沒有以前看過的光雕那麼的震撼,至於演出者還會跟民眾互動,是蠻不錯的。
▲當天色越來越晚,光雕的部分也越來越清楚。
▲這是鹿港公會堂前方廣場旁的一個小廊道,上方掛滿這類的燈罐,拍得不太漂亮,實際感受挺漂亮的。
▲晚上的鹿港藝術村,紅燈籠高掛,街燈開啟,使得很有舊街區的味道。來到這邊主要是看水舞燈光秀,但…。
看完水舞燈光秀之後,竟然開始下雨了,原先以為是水舞的水…,回程台中就穿著雨衣,可是非兩截式雨衣,讓鞋子和褲子都濕了,下雨的夜晚…真的是涼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