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剛到美國時,去買食品,光啤酒就有十幾個牌子,有的牌子還分干啤、冰啤、輕啤過去我習慣了沒有太多選擇的社會,從那時起我不得不開始做出一個又一個的選擇。生活中,美國社會給了我多一些的選擇,也給了我多一些的責任,多一些的自信。

來美國的有些亞州新貴們,很快就發現他們身邊少了一份熟悉的羨慕,便多了一份失落。於是,他們隨時分發印有董事長頭銜的名片,結果並不管用。於是又一擲千金,買下華屋名車。可氣的是,竟然連那些居斗室,開破車的美國佬也巋然不動,不肯景仰擦身而過的賓士老總。當然更不會有人注意到他們袖口或領口的名牌。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經濟學中有個名詞稱為「路徑依賴」,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"慣性",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(無論是「好」的、還是「壞」的),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。以下美國鐵軌的故事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概念,並且加深對其後果的印象。

美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點八五英尺。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標準,究竟從何而來的?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想看看21世紀的世界,但一來到人間就見到一位年輕人,這位年輕人茶飯不思,精神萎靡,其狀甚哀。
蘇格拉底(以下簡稱蘇):孩子,為什麼悲傷?
失戀者(以下簡稱失):我失戀了。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次,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,邊喘氣邊興奮地說:「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..」「等一下!」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,「你告訴我的話,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?」他的學生察覺情況不妙,不解地搖了搖頭。

蘇格拉底繼續說:「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,至少應該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!第一個篩子叫做真實,你要告訴我的事是真實的嗎?」我是從街上聽來的,大家都這麼說,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「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,如果不是真的,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,你要告訴我的事是善意的嗎?」不,正好相反。他羞愧地低下頭來。蘇格拉底不厭煩地繼續說:「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看看,你這麼急著要告訴我的事,是重要的嗎?」並不是很重要..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換個不難的角度

有一個老師,遇到了一個哭鬧不已的孩子。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