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學中有個名詞稱為「路徑依賴」,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"慣性",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(無論是「好」的、還是「壞」的),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。以下美國鐵軌的故事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概念,並且加深對其後果的印象。

美國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四點八五英尺。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標準,究竟從何而來的?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想看看21世紀的世界,但一來到人間就見到一位年輕人,這位年輕人茶飯不思,精神萎靡,其狀甚哀。
蘇格拉底(以下簡稱蘇):孩子,為什麼悲傷?
失戀者(以下簡稱失):我失戀了。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一次,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,邊喘氣邊興奮地說:「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..」「等一下!」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,「你告訴我的話,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?」他的學生察覺情況不妙,不解地搖了搖頭。

蘇格拉底繼續說:「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,至少應該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!第一個篩子叫做真實,你要告訴我的事是真實的嗎?」我是從街上聽來的,大家都這麼說,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「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,如果不是真的,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,你要告訴我的事是善意的嗎?」不,正好相反。他羞愧地低下頭來。蘇格拉底不厭煩地繼續說:「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看看,你這麼急著要告訴我的事,是重要的嗎?」並不是很重要..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換個不難的角度

有一個老師,遇到了一個哭鬧不已的孩子。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個婦人來求診。她的主述都是一些焦慮、憂鬱的症狀。診斷並不困難,就是憂鬱症,任何一位精神科醫師都可以辦到這點。問題在於是什麼造成她的憂鬱?又該怎麼治療?
  「是我的先生。」婦人痛苦地說著。「但我不知道我該不該這樣說?」婦人陳述了一段艱辛的過去。原來,婦人面對著婚姻暴力的問題。先生喜歡喝酒,一喝醉,就動手打她。先生因為酒醉的關係,工作都無法維持長久,讓她不得不到外面工作賺錢,貼補家用。但儘管如此,當她回到家中之後,所有大大小小的家事,以及三個小孩的扶養,都需要她來處理。她身心俱疲,整天生活於恐懼當中,她還擔心家庭暴力的現象,會影響小孩子的發展。
  「妳的公婆怎麼說?」「他們都站在先生那邊!」婦人又敘述了一段悲情的故事。聽起來,公公婆婆偏袒親生的兒子,當暴力出現時,公婆往往反過來指責她事情沒處理好,才激怒她先生。而妯娌姑嫂們,也都採取自掃門前雪的態度。到頭來,她變成了一切問題的核心。明明她是受害者,她卻必須負擔「不要讓先生生氣」的責任。她不斷受挫,而且還不斷受到其他人指責。然而,這還不算最苦的──「大家都要我寬恕他們」。婦人幾乎崩潰。「其他的姊妹都很關心我,沒有他們,我活不到現在。但我說實在的,我真的很難去寬恕那些傷害我的人。」

Bev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